北京诗词楹联艺术中心欢迎您!!!   北京诗词楹联艺术中心欢迎您!!!

新闻动态
罗杨:于笔墨中见精神
 发布时间:2025/10/29   来源:王卉   阅读:15966


       作者:罗杨文化学者、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文联第八、九届主席团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中直分会副会长、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北京诗词楹联艺术中心名誉主任。
       曾任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中国传统文化速读丛书》《警世格言.传统文化名言》《中国历代帝王陵》《守望乡愁》《守望中国节》《守望古村落》《罗杨书法作品集》《罗杨摄影作品集》等。

       林语堂先生说:只有在书法上才能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书法博大精深、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在千年的传承中积淀成中国人美好的精神家园。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毋庸讳言,书坛上存在误把平庸蹩脚的书写当成书法,错把习惯俗气称为风格的浅见。殊不知工艺式和工匠化的制作只能是缺少精神内涵的手艺人,而不是书法家,倘若错把“痈疽当鲜花”则贻笑大方。

       从写字到写心是学习书法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进入书法临帖的阶段要求追求形似,而书法艺术的魅力不能止于“形似”。临摩临得再“像”,也无法表现出书法的精神内涵和迷人的魅力。于是就要上升到“以形写神”阶段,形与神的关系是:神是形的灵魂,而形是神的基础。“神”有两种:一种是艺术家的“神”,即主观的“神”;第二种是艺术表现对象的“神”,即客观的“神”。第三个层次,追求神似,表现心灵,实现“书为心画”的表达。书法中的“神”既是形质上的神采更是书法家的主观精神。

        “达其性情,形其哀乐”是古人审视书法的要义。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粹,不仅需要技法的修炼还要精神的传承。即所谓“技”与“道”的双修。而绝非敢于拿毛笔在宣纸上写字就是书法,把字写熟练了就是书法家。除了必须按照古人传承下来的法度书写之外,还要有文化的修养,艺术的才华和精神的境界。疏于学问,懒于思考,缺失学养,必然会导致书法与文人身份的脱节,艺术与精神品格的脱离,不可能成为一个文墨相兼的书法家。

       “草章师其断续处,诗意妙在离合间”。西方造型艺术的基本理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他们争论不休的问题是:美术究竟是自然的“儿子、孙子还是老子”?中国的水墨艺术表现的是心灵,书法传达的是精神。对于西方美术家争论不休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中国的水墨艺术也好,书法也好,绘画也好,既不是自然的“儿子”“孙子”,也不是自然的“老子”,书法就是书法,就是我自己,就是我以我心写我意,就是“字如其人”“书如其人”精神抒发。

       气韵生动是书法的精髓所在。可以说,不懂得“气韵生动”,就无法理解书法的要义。何谓气韵生动?简单地说就是人的精神的世界的出神入化,书法最大的特点,最迷人的魅力,就是表现人情感的精神世界。

       中国人是以生命的精神看待大千世界的,书法正像孙过庭所说:“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每一笔每一画,都有生命的气象,如同一个人,有血脉,有毛发,有神采,有秀媚,有精神。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是一个生命单位”。

       西方艺术理论家在《艺术的涵义》一书中说:“上千年来,东方艺术一直具有强烈的精神性”,致使在中国艺术中有一些“不能被解释或者甚至不能完全描述的东西,就是作品的精神价值”。

       书法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根植于古老的哲学思想,可以上溯到儒家的入世、进取、乐观;道家的出世、退避、消极;佛家的修身、灭欲、轮回等。如此传统的审美特质成就了书法的哲学观,使这样的美学精神世世代代激动着中国人的心灵,也让书法家们不断的求索和发扬光大。书法的审美情趣体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心理特点,他与传统的哲学,即一脉相承又融汇贯通,氤氲出笔墨所反映出的上善若水、知白守黑、和而不同、简约为美、气韵为美、中和为美……一系列哲学意义上的精气神。

       古人论书曰:“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重表现、重抒情、重意境、重精神。传统社会里书法的功能就是教做人,做一个灵魂纯净的人;做一个能淡纷争之心,启仁爱之性的人;做一个具有崇高的道德和纯净心灵的好人。正像林散之先生说的:“学字就是做人,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字,学会做人,字也容易写好。”

       《笔说》云:“古之人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书法家书写水平的高低,不一定和名声大小成正比,因为书法家的名望除了与书写艺术所达到的水平有关外,还会与其机遇、地位、人脉关系以及社会作为等诸多因素相关联。我们在欣赏绘画时,可以不涉及政治、哲学或画家的社会地位,然而书法则不同,传统社会里的书法家一般都属于极少数有文化的上层人物,受着政治风云和王朝兴替的深刻影响,非常讲究自己的社会地位。他们对于历史和哲学非常精通,就连他们选择的风格,也常常带着政治的、哲学的和社会的寓意。几千年来,古人留下了无数名垂青史的佳作,在这些佳作背后,往往有艺术家纯净善良的灵魂,如祭侄稿所表达出的颜真卿的家国情怀,寒食帖所体现出的苏东坡的豁达飘逸。正是书法家纯净的灵魂,感染着、陶冶着、影响着、净化着读者的灵魂。

       古人所谓“艺之至,未始不与精神通”,诠释了书法的终极精神追求。


 
北京诗词楹联艺术中心   诗词、楹联、书法、国画、篆刻于一体
电话:13001178177   邮编:101118   网址:http://www.zhjs2019.com   邮箱:zhmkjyg@126.com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艺术市集西路5号  备案号:京ICP备2023028781号-1
全新的理念,超凡的思维,精心的策划,优质的服务,打造一流的展示平台,创建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窗口。
打造一流的书画院、创作一流的书画精品、树立一流的行为品德为目标,艺术中心心怀赤诚,热烈欢迎艺术家的加盟,共创繁荣!

您是到访的第 15659185 位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