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感动社会诗人”胡少杰的诗意人生与精神力量
杭中华 2025年2月21日,当中华诗词学会微信公众号官网首发《关于授予胡少杰“感动社会诗人”荣誉称号的决定》公布后,一个身残志坚、勤奋好学、乐观向上的生动形象和他的崇高感人精神,就在诗词界、网络上引发热议,更是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他们,都被胡少杰这样一个自幼身患脑瘫无法行走,富有传奇色彩的砺志故事所深深震撼了……胡少杰,一个新时代重疾人士的杰出代表,他那充满挫折与奋斗、坚韧与希望的人生历程虽然短暂,但他的精神却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从他诗词的字里行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深度残疾青年如何艰难地在困境中在崎岖中在暗夜中砥砺前行,用诗词点亮自己人生的绚美华章。这一首首诗句,不仅是他内心世界的深情道白,更是他追逐梦想的生命绝唱。这次在胡少杰的家乡陕西省榆林市,由中华诗词学会与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联袂举办“感动社会诗人胡少杰”诗词人生座谈会,研讨胡少杰艰难而又自强、悲悯而又不屈、困苦而又乐观的极不平凡的人生之旅,意义必将是非凡的,影响亦必将是致远的。
一、胡少杰的砺志人生渗透了军人的刚强勇毅与保尔·柯察金的使命感召
胡少杰的人生始于艰难,他的身体被脑瘫禁锢,无法像常人一样行走,甚至连说话都困难重重。然而,他并没有被命运的重压所击垮,反而在困境中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他凭借强烈的求知欲和顽强的毅力,在祖父辛勤地帮助下学习文化,在热心朋友的指导下用脚趾点击手机键盘学习写作,创作诗词作品。爷爷的言传身教,让胡少杰从小就懂得了什么是坚强,什么是不屈。应该讲,军人的血性与担当,从小一定就在胡少杰的心中种下了坚韧的种子。当我走进胡少杰在陕西榆林窑洞里家中的时候,看到墙上挂满了爷爷年轻时从军的照片和那种热血荣光时,瞬间就近距离地感受到了这种言传身教的力量。在《退伍》一诗中,少杰写道:“热血染斜红,豪情战朔风。归心虽似箭,不舍柳营弓。”从这首小诗中不难看出,则从一个侧面表达了他对军人的敬仰与对家国的热爱。
从少杰的身上,我想也一定浸润着我们那个年代所敬仰和崇拜的、从小文学作品中所了解到的、身残志坚的英雄人物保尔·柯察金,抑或他已然成为了少杰的精神灯塔。保尔在病痛中依然坚守信念,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无疑也会深深感染着少杰,激励着他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融入到诗词创作中,用诗词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憧憬。正如他在《醉赋壮诗以寄》中所写:“几碗清汤就菜根,一怀肝胆向昆仑。深林病虎藏精气,长啸大风驱鬼神。”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内心的豪情壮志,更体现了他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胡少杰的砺志人生,是他与命运抗争的艰辛历程。他用诗词记录下了自己的奋斗与坚持,让每一个读到他作品的人都能感受到他内心的坚韧与强大。他的诗词,如同一把把利剑,斩断束缚他命运的枷锁,展现出了他绝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决心。
二、胡少杰的诗词人生升华了用诗词点亮生命光芒的鲜活热度
我们读胡少杰的故事,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一个重瘫病人,又没有经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仅能够凭借听觉和心灵的感悟,就创作出了近千首充满励志和哲理的诗篇,是多么的神圣和壮美。胡少杰的诗词人生,是一场与命运的博弈,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他的诗词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他用诗词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和充满灵性的画面,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他所描绘的世界之中。
在《逛庙会》中,少杰写道:“锣鼓喧千里,游人出万家。独寻幽静处,自在嗅山花。”这首诗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宁静的向往。尽管他身体严重残疾,但他依然渴望自由,渴望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他用诗词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残疾青年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胡少杰的诗词作品,还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在《临江仙·雨后消暑》中,他写道:“新晨雨后生新日,清风摆弄秾荫。琼珠树下细敲淋。闲庭闻雀语,静坐鼓瑶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清新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他用诗词记录下自然的美好,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残疾青年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
少杰的诗词人生,是一场与命运的抗争,更是一次灵魂的升华。他用诗词点亮了自己的生命,也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他的诗词作品,不仅是他内心世界的抒发,更是他坚韧不拔精神的写照。他的一首首诗词,如同一盏盏亮丽的明灯,照亮了正前行在艰难跋涉中人们前行的道路,也让处在逆境中的人们看到了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三、胡少杰的逐梦人生记录了用诗词追逐梦想足迹的心路历程
胡少杰貌似短暂的逐梦人生,其实用生命的宽度扩展了生命的长度,抑或是一场与命运的赛跑,更是一次灵魂的追踪。透过这些用生命酿就的诗词佳作,他的所思所想,这不仅是他内心世界的抒发,更是他逐梦人生的见证。他用诗词追逐梦想的人生足迹,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个残疾青年对梦想的执着与追求。
每当我读到胡少杰《题玄牛》这首短短的二十个字的五言绝句时,心里就有一种别样的感觉:“骑牛君莫笑,一怒绝尘踪。可踏蓬州路,能驮五岳峰”。在胡少杰苦难多舛的岁月里,他始终以饱满的激情、对生命的敬畏、对人生的希冀,用诗词温婉、用诗词抚慰着他的心灵。“玄牛”让其实现与自然山水的亲近。“玄牛”风驰电掣间传达出对自由、对自然的无限向往。有了“玄牛”电动轮椅,他宛若穿越,奔驰在原野之间,尽情饱赏田园、山水风光,就象开化的人生,他是多么的开怀、多么的纵情啊。
今年清明节,中华诗词学会周文彰会长在《祭“感动社会诗人”胡少杰》的诗中写道:“掩书西望觅玄牛,蹄疾尘飞倦不休。最向东坡追梦影,一如塑像立村头。”读着这首诗,我依稀看到了那个驾着他那心爱的“玄牛”,一如三国人物诸葛亮亲自设计的战车“木牛流马”一样,在自己的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力奔跑。又仿佛在那村东头的那片坡地上,一尊威武不屈的塑像屹立村头,在仰望着星空,执著地在文学的天地里、在诗词的海洋里尽情陶醉。
四、胡少杰的闪光人生解密了用诗词诠释生命价值的可贵真谛
胡少杰的闪光人生,是一场与命运的抗争,更是一次灵魂的升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胡少杰毅然决定捐献器官,用自己的肝脏、肾脏和眼角膜,使得他人重获新生、重见光明。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此时明月将休息,我作人间那道光”的人生诺言,让生命绽放了最后的璀璨光芒。他的诗词作品,不仅是他内心世界的抒发,更是他闪光人生的见证。我在今年清明时节,写了一首七绝:《咏“感动社会诗人”胡少杰》:“身残志韧岂常人,趾笔生花写赤忱。化作清风追梦去,真情绽放又一春。”讲的就是少杰身体虽然重度残疾,但他用异于常人的顽强毅力,趾笔生花,激情四射,书写了一首首充满对未来世界的憧憬和无限赤忱的诗词。尤其是毅然决定捐献器官,用自己的器官,使得数人重获新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特别是“真情绽放又一春”,喻意少杰的生命化作了清风,绽放出了如春天般绚烂华美的生命乐章。
品读胡少杰的诗词作品,不难发现,这些灵动鲜活的字里行间,无不充满了他对生命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憧憬。在《过年》中,他写道:“热热腾腾不觉香,清清冷冷最寻常。此时明月将休息,我作人间那道光。”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敬畏,更体现了他对未来的憧憬。他用诗词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残疾青年对生命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憧憬。
胡少杰,一个用诗词书写生命传奇的诗人,他的人生故事如同一部震撼人心的史诗,充满了挫折与奋斗、坚韧与希望。他的诗词作品,不仅是他内心世界的抒发,更是他坚韧不拔精神的写照。他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学习胡少杰这种身处逆境中依然笑对人生,积极进取,育德向善的人生态度。作为新时代的诗人词家和广大诗词爱好者,我们更要端正诗词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追求,努力创作和传播属于这一时代的优秀诗词作品,用诗词点亮人生,逐梦前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