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和圆融艺道谈》--北京诗词楹联艺术中心
深度对话李树喜:探寻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之路
黄钟大吕奏雅乐,金声玉振启真知。4 月 23 日,世界读书日。北京诗词楹联艺术中心“中和圆融艺道谈”栏目在氤氲书香中开启一场文化盛宴,一次“文字与诗心”的智慧对话。访谈嘉宾为原光明日报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树喜先生,对话主持为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叶美毅。
李树喜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作家、诗人、高级记者和历史学者。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文学生涯中,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曾担任中华诗词学会第三、四届副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才研究会教育人才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光明日报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出版个人专著、文集30多种,包括文学作品《沉甸甸的人生》《中国人才史稿》《用人通鉴》和诗集《杂花树》《诗词之树》《诗海观潮》等。曾两赴美国讲座中华诗词,是2015诗词中国最有影响力诗人大奖获得者,201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文物保护金奖获得者。
以笔为旗,以诗言志。在这次访谈中,李树喜先生以诙谐幽默的语言,高屋建瓴的学识,深情回忆了他在担任光明日报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期间,肩扛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以文字激荡思想的经历与感悟;生动再现了他在担纲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之任,以诗为舟、以韵为马的风雅与豪情。从新闻实务到诗词创作,从编辑匠心到学术深耕,他以跨界之姿贯通文化经纬,既书写时代风云,亦雕琢字句春秋。他以媒体人的敏锐捕捉时代精神,以诗人的哲思解构传统文化,深刻阐述了对诗词创作、编辑艺术与文脉传承的真知灼见。特别是诗词应与时俱进、“持正知变 删繁就简”的主张。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场对话,既是一位文化行者的人生回望,更是一堂直击心灵的诗词公开课,让人耳目一新,如沐春风。同时,这次访谈也开启了北京诗词楹联艺术中心“中华诗词学者系列访谈”的第一篇章,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诗词文化的决心与信心,敬请广大诗词文化爱好者关注后续节目。

|
|
|
|
|
|
 |